【如虹特教】第二十二期 |教育随笔

开栏语

用心启迪,关注学生成长。

爱心化育,鼓励学生自强。

因材施教,续接天使翅膀。

求索不息,绽放教育华光。


特殊教育教师在特殊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特殊教育质量,提高特殊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如虹特教”专栏的开办,是从推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康复质量的角度,为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搭建研讨、学习、分享的平台,倡导教师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常态化的研究、实践和反思性学习,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更好地为特殊少年儿童提供优质、适宜的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作者简介:姜少华,毕业于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中小学高级教师,主要担任听障数学教学工作。陕西省第四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第二批成员,宝鸡市第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多篇论文、教育叙事发表于省市级刊物,《面向小学段听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获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激活听障学生课堂的几点策略

最近一段时间,教学的内容是圆柱的表面积。尽管课堂上为了帮助听障学生理解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课堂中我借助PPT,使用大量的图片来教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总是弄不懂:在什么情况下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就是计算它的侧面积;什么情况下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计算一个圆的面积与它的侧面积之和;什么情况下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又指的是计算圆柱上下两个圆的面积与它的侧面积之和。

我深深知道这些知识也许对于健全的孩子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对听障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见识少,知识面窄,又加上听力的损失而导致语言发展障碍,严重影响思维。因为没见过生活中的圆柱体实物,所以就很难在头脑中想象出圆柱体实物的样子,理解起来当然是困难重重。思来想去,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让学生近距离目睹那些生活中的圆柱体实物,看看究竟,效果可能比我在课堂上眉飞色舞的讲的口干舌燥要强得多。

既然那些庞然大物不能搬进教室,何不走出教室去学习呢?第二天一早,我先在学校的角角落落转悠,进行“踩点”,然后回办公室去整理,在第三天的时候,我们班把课堂设在了学校不同的地方:有时在餐厅观察圆柱体纸巾盒,计算它的表面积,有时站在教学楼的落水管旁,有时又在操场的运动器械边观察圆柱体滚筒的涂油漆的面积,让学生计算,还有时在澡堂的水桶前观察并计算做一只水桶需要的铁皮是多少平方分米……就这样,我带着孩子们一起穿梭在校园中,在看得见、摸得着,能实实在在感知的圆柱体物品前,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之前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恍然大悟了,计算不同圆柱体的表面积也随之开了窍,一个个比在教室里冥思苦想显得灵光多了。

其实,知识还是原来的知识,教师还是原来的教师,学生也还是原来的学生,改变的只是知识的呈现方式。这种借助听障学生视觉优势,直观的呈现知识的方式更接近听障学生的认知水平,更靠近听障学生的思维起点,也更接学生地气,所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生高兴,高兴的是自己学到了有用的数学;教师更高兴,高兴的是看到了学生的进步,找到了一个既简单又能解决问题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一次成功的尝试使我深深明白,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有一颗谦虚的心随时为自己寻找生活的活水,让自己的课堂永远处于开放、包容、创新的状态,才能够以自己的活水带动听障学生的眼睛、心灵以及耳朵,激活他们同样鲜活的生命特质,完成快乐的课堂教学。

活水一:不断认真研读《课标》是理念源头。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课标》是教学的依据,学习课标,领会课标精神才能做好教学工作。新修订的《聋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聋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这些素材应当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贴近聋生的现实,以利于聋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看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也非常重要。

根据听障学生接受信息受限、知识面窄的特点,对他们的数学教学应极大限度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这样听障学生才能学懂数学。在日常教学中,养成经常研读《课标》的习惯,常读常新,认知最根本的教学精神,必将成为我们教学的理念源泉。

活水二:经常研究教学对象是灵感源泉。

作为教师,要眼里有生、心中更要有生,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离开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的思想。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开启孩子内在的学习潜力,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听障孩子的特点,乃至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一定要时时记在心上,要随时保持“我要把知识变得更亲切,更有趣,更直观”的教学理念,努力化抽象为具体,化冰冷为生动,一定会随时激发出灵感,创造生动、高效的课堂。

活水三:反思意识是不竭的波澜活水。

叶澜说:“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作为教师,要有反思意识,要常常针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做好自查,每天问问自己:“我今天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强烈反思意识的教师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也才会成长为业务过硬的教师。

把简单的事情做扎实,做实在就是研究,而能够保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完美的最大动力就是不断的反思。只有我们对自己每一段时间的教学静下心来沉淀、整理和提升,才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在反思中让自己的教学上升一个品质的不竭活水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有的人教的轻松,学生还喜欢,有的人教的累,还不受学生欢迎,这里面的差距值得我们细细思考。干任何事情,一定要方法得当,这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教师,我想首先要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时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教师要保有生活热情、教学热情,保持教学的生动明亮。朱熹先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说生活是灵感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