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虹特教】第十九期
案例分析

开栏语

用心启迪,关注学生成长。

爱心化育,鼓励学生自强。

因材施教,续接天使翅膀。

求索不息,绽放教育华光。

特殊教育教师在特殊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特殊教育质量,提高特殊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如虹特教”专栏的开办,是从推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康复质量的角度,为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搭建研讨、学习、分享的平台,倡导教师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常态化的研究、实践和反思性学习,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更好地为特殊少年儿童提供优质、适宜的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作者简介:韩红,中共党员,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听障、视障美术教学工作。曾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辅导员、宝鸡市少先队教学能手称号,教学设计《过生日》在陕西省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教育教学设计三等奖。


听障低段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

——《大熊猫》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校与徐州特教为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请进来”的学讲方式,落实聋校新课程、新课标理念,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很荣幸的学习了徐州特教学校骨干教师邹冬梅老师执教的听障二年级语文课《大熊猫》。

《大熊猫》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大熊猫可爱的外形;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不同的生活习性;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大熊猫最爱吃什么。整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课文插图中,大熊猫正抱着竹叶吃着,可爱的形象跃然于纸上。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学习运用书中的语言和词汇来描述眼中的可爱大熊猫,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保护大熊猫,并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二、案例描述

(一)激趣导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大熊猫》这篇课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大熊猫的什么和什么?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都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在课文内容的联系下引导学生理解“珍奇”,听障学生对于珍奇动物的认知较为欠缺,这时教师用ppt形象直观的播放珍奇动物,并引导学生朗读这些珍奇动物的名称,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二)合作探究

教师采用实物引导孩子先说说大熊猫的样子,并通过带领学生充分的朗读之后,教师出示表格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感受大熊猫样子的可爱。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手语运用能力,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出对大熊猫的喜爱并引导学生表演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三)总结升华

你们喜欢它吗?你们想和熊猫做朋友吗?引导学生和自己喜爱的大熊猫做朋友,教育学生保护大熊猫。

三、分析与反思

(一)关注教学目标,突显教学效果

《大熊猫》是一篇很受低年级孩子喜欢的课文。通过个性朗读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语境中体会理解积累“ABB”词语以此来作为教学目标,孩子能回答这些问题,便就是读懂了课文,达成了此课的教学目标。其实,这些问题孩子多读几遍课文就能很快找出答案,甚至会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邹老师把目光聚焦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紧抓文本主要内容,让孩子在再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大熊猫的样子,体会熊猫的可爱,然后引导孩子抓住文本中“毛茸茸、胖乎乎”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和准确并用手触摸实物体会什么是“毛茸茸”;接着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换一种说法表达“白白的、黑黑的”的词语意思;最后鼓励孩子模仿课文中熊猫爬上爬下、用爪子抱着头的动作,体会熊猫的可爱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上这些做法,教师很好地将学习目标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体会、模仿、想象、交流中不仅积累了语言文字知识,还尝试着运用学到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这样的语文教学,从注重阅读理解分析转移到关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转变,学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聋生语文素养。

(二)突出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大熊猫》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对于了解大熊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清路线,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就听障低年级孩子而言,除了识记字形,书写字体外,我们同样重视字词教学与知识的联系,简单地体会词语运用的技巧并提高表达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喜欢读的同学,都一起读,感受大熊猫的可爱;谁能看着大熊猫的实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再次朗读课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等。在听障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较多的词语,与其通过枯燥的说教,不如通过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邹老师的“提炼词语”“我会说”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毛茸茸、胖乎乎、白白的、黑黑的”这些词语,还引导学生观察后两个字一样,前两个字一样,让学生发散思维说出还有哪些类似词语。如:绿油油的小草、金灿灿的小花等。模仿是听障学生学习语言最主要的方法,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模仿句子(句式)并进行迁移运用,以此来优化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比如:换一种说法来表达词语意思一样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引导有效学习方法,发挥学生自主能力

听障低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整堂课中,老师一直强调的学习方法是:观察、边读边思考。为什么一定要观察呢?教材主要围绕大熊猫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展开描写,只有观察才能体会大熊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邹老师采用实物引导孩子观察大熊猫的样子,如:身子胖乎乎的,尾巴短短的,耳朵毛茸茸的,眼圈黑黑的;如:模仿表演熊猫小的时候“爬上爬下”,长大以后用“爪子抱着头”帮助理解词语,同时帮助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设计的非常巧妙,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小时候用“横线”画出来,长大后用“曲线”画出来,教师给学生布置了画线任务,学生根据老师的教授方法,理解了课文内容。邹老师既向学生强调了学习方法的运用,又将这种学习方法运用于实践,可以说,这样的语文课堂是扎实有效的。本文教材特点明显,层次清晰,教师不仅能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观察与边读边思考的学习方法,还能够做到扶放结合,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读、圈、画”的学习方法,不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更是培养了自主能力,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这也是一种阅读技巧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落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万丈高楼平地起,语言文字是根基”。倘若没有低年级有效的能力培养,那高年级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在聋生低段教学中,不但要扎实落实识字写字教学,也要着力培养孩子们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夯实基础,落实训练,一切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