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特校·教研活动】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学普研特”融合大教研活动 (第一期·数学学科)

为进一步深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开阔教育视野,今年以来,市特教学校把“学普研特”融合大教研作为提高教育康复质量的重要载体之一,3月5日,第一期“学普研特”融合教研——数学学科拉开帷幕,培智、听障、视障数学学科教师参与交流研讨。


3月1日,全体数学教师参与高新三小《2024名家引领与心智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学专场研讨会》,聆听了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平面几何图形复习》与高新三小王星老师《长方体的认识》两节示范课,并观摩了高新三小教研活动,老师们结合名师示范课与普校的教研模式畅所欲言,谈收获,谈感想,从新课标的学习到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到生本课堂的实现,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到特教课堂教学的反思,从读书学习到教师个人成长,老师们把普校教研中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做了深入的感触分享。


李玉琳老师:在宝鸡高新三小,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醍摩豆苏格拉底系统的应用,让课堂时空放大,抽象变得直观,评价更加精准。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始终不变,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始终不变。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数学内容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把数学变得简单些、容易些、朴实些,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有效、有趣。

郭阳老师:吴老师的课为学生营造了思维的磁场,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碰撞,引领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同时,她又将数学课堂变成了一堂思想教育课,师生用心对话、真情互动,在学生的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迹,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刘仙明老师:概念教学我一直感觉比较难,如果用数学语言,学生听不懂,如果用自己的话,又说不全,王老师概念教学点到为止,我感觉很清楚。平平的是面,面与面相交是棱,棱与棱相交是顶点,很清楚地交代了点线面,还有长宽高的介绍,一句带过。王老师整堂课的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研究数量、形状特点,再利用特点进行计算以及关系,思路清楚。



卫蕾老师:听完吴老师的《平面图形的复习》,让我为之震撼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袋学具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引导学生分类,寻找图形特征之间的联系,探究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碎片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整体化、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上整合了图形的特征和测量,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学习过程的思维发展。整堂课旨在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建立整体知识结构,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培养学习力。


王晨老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高新三小王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要积极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习真正发生。


王佩文老师:王星老师《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课件的生动展示,不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还引发学生深度的数学思考,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培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毛妍老师: 吴老师的课,贯穿了整个知识体系,让我们受益匪浅。她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复习中巩固了知识,在小组合作中,提高了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我们深感,数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方法的引导,一种思维的培养。

陈莹老师: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不但要科学、精准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那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老师的一句“我很在意你的发言”,平时我们的课堂评价太过于简单和敷衍,要真心地去评价孩子,让孩子要切实感受到,不能居于表面。

何昕妮老师:吴老师在“聊数学”的过程中,创造了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思考和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进阶。


党支部书记 校长蒋志瑛总结讲话

党支部书记、校长蒋志瑛总结讲话中指出,老师们的发言有情、有料、有悟,有高度、有深度。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要学会“三学三找”:学理念,学精神,学思维,找差距,找定位,找路径。丰富教研形式,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把教研活动做实、做新,打造属于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特色教研模式。

本次教研活动是学校提升教师“学普研特”教育思维的积极尝试。后续学校将持续开展“学普研特”融合教研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普校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育人理念、教研方法思路,努力让教学内容变“精”,让教学方式变“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建构过程中提高“自信、自理、自律、自立”的核心素养,达成育人目标。